蘭州牛肉拉面,對于每一個蘭州人來說,是一個再熟悉不過的話題。因為熟悉,泛泛而談時,便好像是如數家珍;而要細細說起來,就難免語焉不詳了!蘭州人,你可以為蘭州牛肉拉面自豪,你可以對外地形形色色以蘭州拉面蘭州牛肉拉面冠名的假冒偽劣的大一鉆不屑一顧,而要說出個子丑寅卯來,你也難免糊涂。
燕兵的《與黃師傅談蘭州牛肉拉面》的出版,不僅為我們提供了豐富有趣的談資,還可能會由此引領我們,對于蘭州牛肉拉面的經濟意義和文化價值有些更為全面的了解。
僅從談資的豐富有趣來看,作者就為我們提供了開闊的視野。從作者亦莊亦諧的敘述中,我們對于蘭州牛肉拉面,包括對這一碗面的命名,有了多個層面的了解、理解和共鳴。
幾乎全國人民都知道蘭州牛肉拉面。幾乎全體蘭州人民和廣大甘肅民眾都對散布外省各地的拉面館不屑一顧。因為是大一鉆,因為不正宗,不正宗對甘肅人來說,有著多重的含義。
一個含義是對拉面技術的發(fā)祥地地位的認知。甘肅人先是與意大利人爭高低,揚言是馬可middot;波羅將拉面技藝從中國帶到意大利的;接著與國內各地較真,聲稱拉面技術發(fā)源于西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部蘭州一帶,證據是2002年出土于距蘭州百余公里的青海民和縣喇家的一碗面條化石,據考證,這碗面條就是拉面,距今已經有4000年了,出土地被認為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齊家文化遺址。有了這個化石,甘肅人已經不太在意這個問題了,誰要是還想辯個先后高下,甘肅人尤其是蘭州人,無論是外來戶還是本地土著,都當他無知無識,懶得再說。
一個含義是認識方面的。外地人以為蘭州牛肉拉面的主要特征是拉面技術,甘肅人認定蘭州牛肉拉面的主要特征是湯。在蘭州的各個面館,湯的配料,比如哪個部位的牛肉牛骨頭、幾只雞、花椒大料的配比等等,是秘而不宣的。湯好不好,食客嘗得出來,湯好不好,還決定著各家面館的生意好壞。
一個含義是標準化問題。當地人將蘭州牛肉拉面的綜合特點概括為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其實就是正宗與否的考量標準。一清,指的是湯清,湯料講究呈現出來的則是清湯,意味深長埃二白,是指湯中用以佐食的白蘿卜片的新鮮程度。三紅,指的是油潑辣椒的純正與否。四綠,還是佐料蒜苗芫荽(即香菜)的新鮮程度。五黃,是指拉面的成色,取決于堿料蓬灰的品質。這些標準其實已經與美國麥當勞、肯德基的標準化管理要求比較接近了。所以,在甘肅這塊地界上,老百姓更親近的是蘭州牛肉拉面。
一個含義是價格。蘭州牛肉拉面的價格,在當地是個十分敏感的話題,政府管理部門當作一項重要的民生問題對待,對于價格的管理和管制,特別順應民意。
有了如此豐富而有趣的談資,我特別想要搞清的問題是,在作者的心目中,蘭州牛肉拉面究竟是一個經濟話題,還是一個文化話題?因為對于相當多的人來說,這個問題一向是模棱兩可的。也因此說起蘭州牛肉拉面,我們似乎頭頭是道,終究還是不得要領。帶著這樣的問題,細細品讀燕兵的敘述,可以清晰地看出,無論經濟的話題還是文化的話題,被他用民生這個概念扭結在一起,變成一個相對寬泛的話題了,也就具有了比較寬泛的容量。
經濟也罷文化也罷,說到底是關于人的生存和發(fā)展的歷程。這本書的精彩之處,恰恰在于作者說的還是人的故事。作者的全景描寫,是一碗面的過去、現在及前景的形象展現,有人物群像的簡潔勾勒;而一些個案介紹,則把蘭州這個移民城市的特點,以及普通居民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的經歷,描寫得生動活潑。從小小一碗牛肉面,燕兵還是闡述著一個基本的大道理:搞經濟實業(yè)的人,還得懂文化;做文化事業(yè)的人,也得懂經濟;成功的商人是有文化意識和情懷的,有作為的文化人,也應當有經營意識和商業(yè)頭腦。